老喻的故事
我是从一张照片认识老喻的。在繁华热闹的年货市场里,老喻身穿冬季执勤服,肩上别着执法记录仪,腰上挂着警用六小件,领着两个年轻民警正在巡逻。他边走边和乡亲们打招呼,大檐帽下古铜色的脸上是爽朗憨厚的笑,那笑容让整个市场更显出喜庆的年味。
我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集威严和憨直于一身的老警察一定有故事。
果不其然。身为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的老喻,巡逻、破案、调解纠纷,都是一把好手。他当过部队的侦察排长,长期接受体能训练,游泳、跑步、攀登、射击、擒拿格斗样样都行。转业到特巡警大队后,在他眼皮底下就没逃走过坏人。
我拨通老喻的电话核实有关他的传说。他起初有点害羞,说都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不过说到和春节有关的那些事儿,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县城中心有一个农贸市场,每日人山人海。这年边上,农贸市场里的小偷小摸、纠纷打架、交通秩序都得上心。老喻当了近二十年特巡警,每年临近春节和春节期间,他都经常要去农贸市场转转。
前两天,他巡逻到水产货摊,就见一个卖鱼的追一个男子,还没追两步就滑倒了,起身又追。他眼睛一瞄,瞧出端倪,拔腿就追,虽然距离有五六十米远,但他还是凭借速度优势把狂奔的男子拽住——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居然用假钞买鱼!
这事在我看来有点惊险,老喻说起来却波澜不惊。他说真正考验人的,是半夜蹲点守候。年前,县城发生多起汽车电瓶被盗案件,老喻暗下决心,春节前一定要抓到窃贼。他带着五六个民警,每天从凌晨一点到四点在大道上蹲点守候。他们在凌晨的寒冷中守了好些天,终于发现一辆拉着电瓶的三轮车。车主开始狡辩说自己是修电瓶的,后来在他家中,一举查获被盗的五十多个电瓶。
“管闲事”也是老喻常干的事。一次,那天他休息,骑摩托车出去买东西,路上一位老大爷拦住他,说去亲戚家拜年,打摩的要十五块钱,自己只有两块钱,问老喻能不能用摩托车送送他。老喻二话没说,把老人家送到目的地,分文未收。
工作这么多年,妻子没少因为他工作忙又爱管闲事和他拌嘴。妻子睡眠不好,他巡逻到半夜回家,每次进门都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声响。
每年春节,老喻还要买上米、油、糕点、水果到老李家走走。十多年前,老李离了婚,妻子撇下他和儿子,回了外地老家。不争气的老李赚点钱就去打麻将、喝小酒,儿子也顾不上。老喻多次到老李家走访,帮助他解决家庭困难。如今老李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老李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老喻还是每年春节去他家看一看。
电话里,老喻说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听得出,他的话里有成就感,也有一丝隐隐的失落。
我想,退休后的老喻,再也不用半夜里蹑手蹑脚地回家了。不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春节期间他仍经常去农贸市场“上班”,我也不奇怪。
我认识很多像老喻这样的资深民警,他们看起来普普通通,却在默默守护一方平安。
(作者:金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