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
现在,黎奎鲜还自己开发了一些麦秆编织的小物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奎鲜展示自己的作品
4月17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一项非遗推广活动上,一名65岁的妇女将自己手工编织的麦秆花篮摆上了展台,引来游客驻足观赏。“哇,手工好精细!“围观的人们忍不住赞叹。花篮的主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奎鲜,她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麦秆花篮技艺,40年来,靠着一双巧手,她将不起眼的麦秆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花篮。
入门:
削竹条、算比例全靠经验
在百色德保一带老一辈人眼里,麦秆花篮制作带有一点传奇色彩。尽管大家都知道早在明洪武初年,这种麦秆制作的花篮就已经在德保一带流传,并且成为当地壮家人过生日、办婚事都要互赠的一种庆贺礼品。但是这个麦秆怎么挑、花篮怎么做,大多数老百姓都不太懂。
“也许是受祖辈‘老技艺不外传’的影响,很多懂得编麦秆花篮的老手艺人总是非常保守。制作花篮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让外人‘偷学’。”那时候,黎奎鲜每次去外婆家串门,总遇到姨妈“偷偷”编花篮。
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姨妈制作花篮的时候没有刻意避开黎奎鲜。“姨妈知道我非常渴望学到这个技艺,她也自觉年龄大了眼神不好使、手也不灵便了,得有人接班。”就这样,二十出头的黎奎鲜跟着姨妈,开始学习麦秆花篮的制作技巧。
看着轻巧做起来难。做这个手工活,没有什么捷径可言,所有的骨架、外形、比例,全靠经验来完成。学习初期,最基本的削竹条,就让黎奎鲜吃尽了苦头。“花篮需要用削成条的竹片打框架,这个竹条厚一点不行、薄一点也不行,几根竹条还要比例合适,做出的盖口、底座才能严丝合缝。”倘若竹条削得厚了一点,弯不出完美的弧形还略显生硬,太薄的竹条则一弯就“咔嚓”了。黎奎鲜不知削坏了多少竹子。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麦秆终于在她的手中变成了花篮。
创新:
将纸片、绸布、丝线作为点缀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麦秆花篮风光不再,很多老手艺人渐渐退出“舞台”。渐渐地,县城里还坚持编织花篮的,就剩下黎奎鲜和另外一位老师傅了。究其原因,黎奎鲜认为主要是原材料越来越难找,而且制作花篮的工艺十分复杂繁琐,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再从事这种手工编织活了。
尽管如此,黎奎鲜也没有停下编织花篮的手,还不断地给传统花篮创新。黎奎鲜将彩色纸片、绸布、五彩丝线等材料作为点缀,通过自己的巧手将麦秆编织出各种花样,经她的手创新的花篮果然美丽灵动,惊艳大气。
1995年,北京召开的“九五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德保的麦秆花篮被指定作为大会展览精品应邀参加全国妇女儿童用品展销会。花篮一亮相,就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传承:
不怕传授只怕无人学艺
黎奎鲜制作的花篮通常分大、中、小3种式样,大的直径30厘米左右,小的仅有10厘米,其间分别饰以凤凰、蝴蝶、荷花或者传统的壮锦波浪纹等做点缀。有些花篮的篮盖上,她还用彩色丝线绣上“德保花篮”字样。“这是我自己的创意。”黎奎鲜笑着说,传统的花篮都不标明产地,无人知晓它产自哪里。
2014年,德保麦杆花篮制作工艺已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奎鲜担心的还是无人学艺。“编一个花篮需要完成十几道复杂的工序。特别是由于花篮的各个部件较小,加上麦秸细小柔软,编织时放不开手脚,得小心翼翼一根一根地编,这不但需要娴熟的技艺,更需要细心和耐力。手艺繁琐赚钱少,年青人多不愿从事这个行当。”黎奎鲜说,很多年轻人都希望短期见成效,但手工技艺往往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磨练方能见功夫。
好在近年,政府正对麦杆花篮制作技艺进行传承和保护,希望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民间壮族麦杆花篮制作技艺培训班等多项活动,使该项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只要有人来找我学,我都乐意传授技艺。”黎奎鲜说,靠编花篮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但总得有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
当代生活报记者 梁如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