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
首页 > 佳作欣赏 > 浏览文章

书写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编辑:admin 日期:2018年03月27日 浏览: 加入收藏
原始人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口罩
一呵n95医用防护口罩儿童独立包装
三年陈艾草家用熏消房间纯艾灸条
强力杀菌N95
儿童N95口罩
三年陈艾条

书写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距离南京大屠杀那场惨案的发生,已经过了80年。伴随着战后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当初满目疮痍的南京早已恢复往昔的繁华,甚至更加富足。但是,关于那场灾难的记忆也在战后进步与发展的叙事下变得不清晰。

  因此,李红涛和黄顺铭两位青年学者萌发了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想法,历时数载,完成了《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体现出他们的人文情怀和学术志趣。

  在书中,作者以不同媒介场景为线索,串联起官方媒体、线上网络空间以及地方记忆社群如何通过竞争与合作共同完成记忆的书写。他们将主流媒体上建构的历史脉络与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阶段:“重新发现”南京大屠杀、“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同时,也考察了记忆与叙事如何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线上纪念活动中扩散和再生产,全面、立体地分析了记忆建构的过程与具体机制。

  此前,已有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大众出版物、影视剧和纪录片,它们对集体记忆的影响或许更为直接。但作为学术专著,本书有其独特的理论视角。作者熟练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使研究结论更加客观、令人信服。例如,在对南京大屠杀维基百科条目书写与修改的分析中,他们发现,“截至2014年3月5日,有1623个条目版本是由508个单独用户完成的。超过七成用户(72.0%)在修改了别人的条目之后从未再进行自我修订。”这说明条目书写的自我反思性较低。

  记忆并不稳固,它往往受到不同力量的左右,也常常依赖于人们的传承和讲述。不同于以往从政治、国际关系等角度开展的南京大屠杀研究,两位作者从文化视角切入,以文化创伤作为理论框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忘与记忆,启发当代人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历史事件。

  近年来,纪念南京大屠杀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报道,包括当地文物遗址史料馆馆员、社区居民和高中生在内的极少数受访者将“慰安妇”等同于“妓女”,认为她们是“国家的耻辱”。此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备受批评。这表明:集体记忆不仅有延续,也有断裂;不仅有传承,也有扭曲。作者认为,像南京大屠杀这样足以动摇人类道德根基的事件,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因此,南京大屠杀不能仅存在于历史的尘封中,也要进入当代人的公共生活,并且影响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在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两位作者没有停留在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关注,也把丰富的纪念实践纳入其中。因此我们看到,在赛博空间中,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网民如何对南京大屠杀维基百科词条进行争论、书写与不断修改,引发了我们对建构多元集体记忆的必要性的思考。除了查找、分析文本资料,作者也曾多次到南京进行田野调查、深度访谈。通过与纪念馆馆长、媒体工作者、导游以及普通公众的对话交流,获得了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为理论思辨增加了生动故事。

  通过作者生动的描绘,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镌刻遇难者数字的石壁墙、“和平大钟”等纪念空间跃然纸上;“紫金草行动”“我们的和平树行动”等民间纪念活动映入眼帘。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记忆实践的研究与叙述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记忆生产实践,它们在读者的阅读中流转和再生产,从而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我认为,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
 (刘双庆)

胡姬花古法6.08 l/桶压榨花生油
流行黑茶色女泡泡天然无刺激染发剂
爆款礼盒】优乐美椰果奶茶杯装15杯
胡姬花花生油
植物染发膏
优乐美奶茶
分享按钮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装备
登山包
冲锋衣
登山鞋
睡袋
帐篷
炊具
正品旗舰店套装超轻全碳素羽毛球拍
瑞兆杰斯户外折叠露营椅子钓鱼凳子
压缩一次性洗脸巾纯棉洁面无菌包装
碳素羽毛球拍
户外钓鱼凳子
纯棉洗脸巾

★ 柳州人的休闲生活!★

美丽龙城© 2000-2022 版权所有

桂ICP备09010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