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22年前的受助卡
“你好,请问你们公司是不是有个车辆管理所,我想打听下是不是有个叫袁成的人。他1995年资助了我读小学,我想找到他。盼回复。”近日,江苏常州供电公司官方微博收到网友袁亮的求助私信。
几经辗转,微博管理员找到了袁成,他现在是常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员工。1995年,袁成参加工作不久,是常州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供电公司团委的公益活动,“认领”帮助山东的一名贫困小学生,并志愿资助其接受义务教育期间的学费。
“当时听说那个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家里比较困难。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没多想,答应资助了,其实也没多少钱,就几百块吧,具体数额我都不记得了。”袁成回忆,这件事情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记得对方家里确实困难,有3个孩子,他资助的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2017年12月30日,袁亮和袁成在常州见了面,22年素未谋面的捐助人和受捐人一见如故。在谈话中,袁成了解到,袁亮现在已经是湖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而且已经成家,这次来常州寻找恩人,他把一家人都带了过来。当年,是袁亮家里经济条件最差的时候。袁亮父母都是农民,全家一年辛苦卖粮食的收入,总共也才不到300元。如果不是袁成雪中送炭帮了一把,袁亮可能早已辍学。
“袁叔叔您看,这是当年您资助我的受助卡,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好保存着,从受助的那天起,我就想找到您,感谢您。” 袁亮拿到卡时上小学一年级,保存22年,这张卡依旧完好、字迹清晰。
袁亮说,这张卡他格外珍惜,以前锁在柜子里,上大学时他随身携带,毕业后一直收藏在毕业证书里。
“这样一个感恩的受助者,让我们认识到助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我们继续做好助学爱心活动的信心。”常州供电公司团委书记张永生说。
据了解,常州供电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公益活动至今已有28年,从未间断。其中,“贵州贞丰助学”活动已经持续14年,捐赠助学款逾30万元,参与员工达1550余人次。
(奚青兰 陈 斌)
原标题:23年后,湖南大学博士生千里寻恩人
袁亮随身携带的受助卡。 通讯员 李妍蓉 曾欢欢 记者 黄京 摄
23年前,湖南大学博士生袁亮收到300元资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3年后,他成家立业,跨越1000多公里,找到恩人当面致谢,了却了心底埋藏23年的“千里寻恩梦”。近日,这段佳话刷爆了湖大人的朋友圈。
“若不是这300元我可能早已辍学”
23年前,还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下崮安小学读一年级的袁亮,收到了一笔300元的资助,缓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300元就是当时我们全家一年的收入。”袁亮介绍,当时正是自己家经济情况最困难的时期,父母都以种地为生,哥哥姐姐也都已经成家在外面打工。
“若不是这300元雪中送炭,我可能早已辍学。”当年面临辍学的袁亮,现在已经成家,并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的受助卡,他一直带在身边,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高中毕业后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走到现在这一步。“这300元,改变了我的人生,甚至是我们全家人的未来。”
“我想当面对他说声谢谢!”
“小时候,父亲就常常跟我说,我们有一位亲人在常州,叫袁成,要带我找到他。”找到这位亲人,当面致谢,成了袁亮和父亲的一个心愿。受助卡,成了袁亮找到亲人的唯一线索。在家读书时,他把这张卡一直锁在柜子里;上大学后,他怕遗失就随身携带,一直收藏在毕业证书里。
从小学开始,袁亮就开始按照受助卡上的地址,给资助人袁成写信,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寄到。读大学后,袁亮的这个心愿愈发强烈。“我在网上搜索受助卡上资助人的信息,在全国的袁姓家族群里也找过,但一直没有下文。”直到最近,袁亮在论坛上的一个发帖,提到了资助单位“常州供电局车辆管理所”,终于有网友回应,并提供了现在单位的联系方式。
通讯员 李妍蓉 曾欢欢 记者 黄京
圆梦
23年喜圆“千里寻恩梦”
“袁叔叔您好!我叫袁亮,您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您资助的一名山东学生吗?那就是我!”2017年12月30日,袁亮带着妻女、父母,一家人来到常州,见到了自己想念了23年的亲人袁成。
袁成表示,自己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是常州供电系统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常州公司团委的公益活动,资助了山东的一名贫困小学生。“当时听说那个孩子才读小学一年级,但是家里比较困难。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没多想,答应资助了,其实也没多少钱,就几百块吧,具体数额我都不记得了。”袁成没有想到,自己当时的一次资助,居然让袁亮铭记了23年。
见面时,袁亮还拿出专门请湖南一位书法家写的一幅字,是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恩重如山”。袁亮说,这张纸虽薄,但袁成对他的恩情却有千斤重。袁亮说自己今后也会资助有困难的人,将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