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老家捎喜讯
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十年未回老家万州后山了,思乡情更切。新春走亲访友,是民间的习俗,原想春节期间,回老家看看这些年故乡的变化,但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怎么灵便,总是下不了动身的决心。
谁知这几天家门前的那几棵山茶树,一朵朵茶花开得特别红艳,还突然飞来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正想着是不是有喜事临门,手机就响了,是故乡的一个打工诗人小何打来的。他告诉我最近去我老家后山采风,镇长要他陪同镇领导专程来看我,当面介绍老家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前些年小何高考就差一两分被挡在大学门外,他不认为前途就只有上大学一条路,便约着几个落榜生到广东打工,还一边打工,一边写诗,写出了一个颇有名气的打工诗人,获得很有影响的鲁黎诗歌奖,为我的故乡争了光。
如今交通真便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飞机加高铁,就是我老家那贫困的山角落,现在也是镇接高速,村通柏油路。几千里外的老家,过去要回去,汽车、火车加走路爬山下坡,最快也要四五天。如今接小何电话才一天,他们就到了。
客从老家来,镇上年轻的领导小郭、在老家扶贫的老陈、打工诗人小何。好听的乡音带来家乡不忘游子的深情,带来了家乡变化的新气象。他们紧紧握着我的手,我就像被故乡拥抱着,感受着乡情的温暖,热泪唰唰地流了出来……
我老家后山镇,是重庆万州的西北边陲。大山峡谷中有一条历经千年沧桑的盐茶古道。那条古道把渝万的盐巴茶叶通过马帮运到达州、城口出川陕。传说中唐代诗人李白出川,住在万州太白岩,听闻后山有一条古道,那儿有个樵夫卖柴饮酒,颇有仙气,便经这条古道,去专门访樵夫,樵夫没找到,却访来一首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在,穿云入翠微。”乡人在他寻访的山崖上刻“太白岩”三字,使万州百里之内有了两个太白岩。边远的后山桥亭,进入大诗人的诗中,也添故乡千年文气。旧时候古道有土匪出没,抢劫马帮和行人。清康熙年间便在古道最险要的虾蟆石山顶修建了一座青石碉楼,驻兵防匪。小时我在万州城读书,上学放假都是走路的,从家门口的石坎垭下去,要爬三十里山坡,再下三十里才能走到进城的公路上。来回经过虾蟆石,都要歇歇气。虾蟆石成了当时后山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寄托着游子的一片乡愁。他们这次来,带来了虾蟆石碉楼照片。只见历经百年风雨的碉楼,保存完好,上边“万夫莫开”的题字,仍清晰可见,现作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古道经过后山的另一个要地就是镇政府所在地新场。这个和古道同龄的新场,千百年来一个新字,见证着古道古镇永远充满朝气、永远年轻的景象。他们带来的新场照片,要不是街道还保存着那些留有马蹄印的石板路和几幢夹在高楼大厦中间的吊脚楼,很难找到我儿时记忆中的新场模样了。新场是我走出后山的发蒙之地,我在新场的后山完小读书时,家境败落,没有鞋穿,打着赤脚走路上学。冬天下雪结冰,赤脚踩在冰雪上,就像踩在刀刃上一样剧痛,直到完全麻木了才走到学校……童年的这段艰苦生活,成了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使我用一双赤脚走出了边远的后山。
他们见我看着后山新场的照片泪眼模糊,便用话岔开。一边说着家乡的巨变,一边拿出家乡的红橘、血橙、猕猴桃让我品尝。后山红橘很有名,本地有载,抗美援朝时,一个后山的小战士,在缺水的坑道里,干渴难忍,全班剩下的一个红橘在大家手中传来递去,没有一个人吃。班长见他最小,就命令他吃下。还告诉他这是祖国慰问团送的,红橘装在一个慰问袋里,慰问袋上绣着“献给最可爱的人”,落款处绣有“万县桥亭区后山乡”的字。后来这名战士成了作家,还写过一篇题为《家乡的橘子》的文章。小郭告诉我,现在后山橘子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猕猴桃成了脱贫的致富果。在我印象中,过去老家没有猕猴桃,老陈说在扶贫工作中,发现后山的气候、土壤很适合种,就在调整种植结构时,把猕猴桃作为主打产业种植。不过几年时间,后山猕猴桃名声大振,现已远销省内外。因为这里长出的黄心猕猴桃,营养丰富,口感更好。我尝了一个,果然比一般猕猴桃甜。小郭还特别告诉我,这还是我出生地石桥村产的,她来时专门去了那儿。村主任特别托她带给我的,还让小郭告诉我,老家人靠乡村旅游、开农家乐、种猕猴桃,去年大多脱贫了。我品尝着老家土地的致富果,心想着家门前的那条河,从前那种清流花艳的景象还在吗?那儿有老家最美的风景啊。老陈似乎看出我的思虑,说,后山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走的是一条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路,那里乡村旅游、农家乐红红火火,绿水青山仍美不胜收。不信待春暖花开时,您回老家看看吧!
于是,我们约定,明年春天,老家见。
(张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