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周边游:郭松年故居旧事
来源:来宾网—来宾晚刊
特约摄影记者 蓝炳培 文/图
精风秀骨的雕琢是浓缩在门窗上的史书。
故居内的回廊拱门,动感流畅。
当年停柩的楼顶如今已经塌陷。
幽静的古楼宛如童话城堡。
故居和人一样,都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兴盛到没落,经历了一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在武宣,不少清、明年代的名人故居散落在大大小小的村屯,它们曾经繁华过,也落魄过。如今名人纷纷离去,却把记忆定格在故居里。
这些故居中,郭松年洋楼(当地人称谓)以其典雅高贵的西式建筑风格和标新立异的壮美,最能夺人眼球。
1.左旗右鼓背带印
郭松年故居位于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距县城18公里,地势平坦,一派田园风光。左有高椅山(状如帅令旗),右有田寮山(形如战鼓),可谓“旗鼓相当”。从村前远处的武赖河对岸观望,雅岗村所在地形呈一只飞鸽状,左翅为石迭村,右翅为桐岭村,而雅岗村的位置正处于鸽头之上,加上村后的龙华山“虾弄”(地名)中有座形似“官印”的石山,故称“飞鸽出动,左旗右鼓背带印”。有人认为,其中隐含着龙脉风水之妙胜,必出将才;但也有人说,洋楼偏离龙穴,日后必败。果然,多年之后,此言似有应验。
在故居西南面,有一低矮的土坯房群落,这是郭家的祖屋。郭家族谱称,始祖原籍为广东省梅县嘉应州石脚坎,清朝末年,为寻找一处较为理想的生存环境,郭建昭与其兄郭建辉坐船沿黔江而上,来到武宣县桐岭镇旧圩村。兄弟俩辛勤劳作,数年后家境好转。后来,他们发现该村东面不远处,每晚都能看到一簇耀眼的红火,料定是块宝地,便买下此地定居下来。
2.官运亨通踌躇满志
郭建昭娶有三室,生有郭尚珍等十子,故有“十子佳话”之称。郭松年为郭尚珍之子,妻不详,生一子三女,子伏龙,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广西银行行长;女儿林凤毕业于中山大学,在广州工作,和凤则嫁于美国。
郭松年自幼才思敏捷,读私塾时深得先生赏识,后参加朝廷科举殿试,并考取“拔贡”,1905年被清政府派送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就读军事系。毕业回国后,国民革命已经开始,而后投靠陆荣廷。平素善言辞交际的郭松年很快得到陆荣廷赏识,被委任国民党广西督军署秘书长、广东督军少将参谋长,历任民国国会参议员。留洋归来,可谓官运亨通,踌躇满志。
却说其父郭尚珍,在雅岗定居后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得知三里锰矿有矿源开采,便拿出家中积蓄,再加上贷款,雇工采矿。由于该矿区储量可观,又是人工露天开采,源源出矿,郭尚珍用海轮将原矿运销香港,一路枪支护送,每船卖得30担银两(每担约35-40公斤)。家里每年租谷10万多斤,放高利贷3万多斤,利息一本二利。雇有长工7人,短工40多人,管家3人,丫头3人,警卫20多人,可谓绅粮人家。
郭家庄园建于1920年。由于选址是一片烂湴田,他们不得不在房基大坑底层密密麻麻地打桩,桩深2-3米,表层铺满了大量生丛木条(据说可耐百年不朽),然后在松木上砌筑房基。为便于施工,他们在工地上空遮盖一张与房基大小等宽的大棚,不管晴天雨天,施工从不间断。请的全是广东建筑工人,所用钢筋、水泥、瓷砖等一应材料,皆用船从广东运来;同时,他们还高薪请来广东雕工画匠,在庄园影壁及所有门窗饰以浮雕,把茶几摆到脚手架上,每刻几刀或画几笔,即可停下来抽烟品茶、谈笑风生。
庄园坐东北向西南,前后整整建了3年,花去白银18万两,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41平方米。房屋共99间,主房三层,辅房二层,砖石混合结构。楼上楼下,回廊环绕,青瓷护栏;天井跨廊,屋屋相通。左右厢房对称,中间天井过廊相连,外墙设置枪眼,与四角岗楼组成一个防护屏障。更为奇妙的是,楼阁影壁上下及楼内门窗上全部饰以精湛的花鸟禽兽浮雕,缠绵盘曲,变化万千,有的地方需要抬头看,有的要蓦然回首。整栋建筑堂皇华贵,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中西建筑特征,美轮美奂,处处洋溢着画意诗情,宛若一座旧朝宫殿。
为满足上乘风水之需,楼前设有庭院,种植花草林木;东门外植有一棵大叶榕,院前设一半月形池塘(意为月满则亏,半月向圆之意),水面麻鸭浮动,池边蛙鸟吟鸣。
3.英租界里突发血案
史称:1924年6月25日,李宗仁发兵攻打陆荣廷的老巢南宁,白崇禧指挥的右翼军扫荡宾阳、迁江、上林之敌后,与李宗仁会师南宁。正当陆荣廷苦战之际,刘少白却被广州政客收买叛变,中断陆部补给,旧桂系人马全线崩溃。陆、郭只得撤到全州,见众叛亲离,大势已去,遂经湖南潜逃上海,郭亦携带家眷寓居上海英租界,戎马生涯跌入低谷。
上海开埠,曾是洋人眼中“冒险家的乐园”。一边是十里洋场的缠绵旧梦,一边是全球大都市的陈旧轮廓。各路“帮会”在这里汇集,在西式娱乐场所的流行音乐中翩翩起舞,体验命运的无常,演绎着不确定的未来。
俗话说:“外鬼好挡,家贼难防。”在一个雷雨夜,上海英租界一民居发生一起戮杀七尸八命、震惊租界的血案,这民居便是郭家。郭松年的母亲、妻子、一个媳妇(带孕)、一个孙子以及两个佣人,在深夜被人杀害,家中不少钱财被劫。就在郭家人劫后余生,惊魂未定之时,从厨房灶台锅底爬出一个满面锅灰的小男孩,他便是郭松年之孙郭苏生,长大后成了梧州市的电厂工程师。当年郭苏生还未满三岁,在令人惊恐的凶案现场,他机智地钻进灶门锅底,与死神擦肩而过。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这凶案竟是郭家管家所为。据传,事前这管家曾与一女婢私通,想娶其为妻,郭松年认为门户不当,劝其勿娶。事发后,此管家偷越租界后不知所踪,该女婢则被卖与妓院。不过,也有人认为凶案是郭的政敌所为。孰是孰非,后人不得而知。
4.众家丁火拼悍匪
再说庄园建成入住后,好景不长,郭尚珍于7年后因病去世。时因郭松年远在上海,族人不敢擅葬,遂从广州定制一个两层楠木大棺,人称“棺外棺”,里里外外用松香煮浸泡透,盛装封闭后置于楼顶等待,不想一等就是10年。郭松年惊闻其父停棺十年,自顾难归,焦灼熬煎,遂作挽联一副,联曰:
国几破家几亡公私无补十载空虚游子泪,病未侍殓未归养送俱亏九泉难慰老臣心。民国乱世,波诡云谲,整个广西风云变幻,土匪掠夺此起彼伏。郭松年有个堂侄,人称老四,此人游手好闲、胆大妄为,竟然当起土匪头,在外地打家劫舍,横行乡里。为持守社会良俗,郭松年曾对他好言相劝,不料这厮仗着其父在广东任三水帮统(海关总税局局长)而断然拒绝,屡劝不听。双方矛盾日深,最后终于公开决裂。
老四一意孤行,激起族人众怒。族人一致认为要釆取行动清除害群之马,消除家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938年的一天,郭松年回到雅岗后,召集家族父老相聚祖堂,正式对老四传话:人各有志,但要回来好好商谈,当面沟通化解,免伤和气。其目的是要“斩宼除匪”。老四不知是计,只身而回。
郭家祖屋前共有左中右三道门正对晒坪,晒坪周边筑有围墙,围墙东面则是池塘,晒坪内的任何风吹草动皆在掌控中。
当晚,一身酒气的老四踏进祖堂,气氛骤然紧张。族上父老心里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暴戾悍匪,若能一枪将其毙命,即可平安无事;若此人成功逃脱,日后必聚徒报复,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众家丁早已荷枪实弹,所有枪口对准老四前胸。老四大惊,自知寡不敌众,猛一转身夺门奔逃,众家丁疾步追击。正当老四越上围墙之际,身后一阵枪响,随即中弹跌入塘中,血染池水,家族恩怨情仇画上句号。
之后,族中对其家人及后代进行安抚,一直关照养育,呵护他们长大成人。
此事之后,祖屋恢复了原有的宁静,郭松年怀着愧疚之心为其父举行葬礼,停棺多年的老父终能入土为安。据称,出山之日,邻里乡亲来了300多桌,有人去收鸡鸭肠,装了满满一大挑竹箕。
5.傲慢日军肃然起敬
1944年11月3日,不设防的武宣县城在恐惧中传来日本人的枪声,日军从三里、长寿、达开水库以及通挽的北堂坳向县境进犯,村民逃散。日军主力部队从武宣取道,向来宾方向进发,并在桐岭镇盘古村设立步兵兵站,在马步乡居龙村设立骑兵兵站,总部设在郭家庄园。
郭松年故居前方两三里远是田尞山,这天,日军得知有民众在岩洞里躲藏,便派出一队日兵前去熏洞。他们扛着稻草、抬着风柜,浩浩荡荡向田尞山进发,在山麓二十余米高处找到一个隐蔽的小岩口。正往洞里填塞稻草时,突然,洞内传来一声枪响,一个日兵当场倒地身亡。日军料定洞内早有准备,只得撤兵。
田尞岩洞的进出口很小,仅容一人钻入;洞道穿过山体,七弯八拐,里面洞厅宽敞;在一个长约5米见方的深坑下,地下水淙淙流过,形成洞穴迷宫。此岩洞易守难攻,成了当地民众的避难去处。
一次,一名日兵押着村民,扛着一桶石灰到池塘边闹鱼。正当日兵站在塘边指指点点之时,站在身后的村民冷不丁将石灰桶反扣在日兵头上。日兵两眼痛得嗷嗷叫,等他脱开水桶时,哪里还见村民的踪影,早已拔脚逃脱了。
一天,驻园日军官发现一本眼熟的书籍,原来是郭松年当年留学日本时留下的日文教科书。在这个不起眼的闭塞村庄,居然有人可以用知识跨越国界,这令他们肃然起敬,因而,直至日军战败后离开,皆未损坏故居物件。
当年日本在庄园驻兵有多久?老人们说,等到回家时,瓦屋天井里的杂木长得比人都高了。
6.思乡心结尘埃落定
光阴荏苒,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早前在美国纽约留学并定居的郭和凤(郭嘉玲)得知国内已落实侨民政策,便向中国驻美大使馆申报,希望退回祖业家产。中方及时解决,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让该族传人郭庆生接收。这座昔日曾是“阶级斗争的活教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成为公社粮站的庄园,带着一身伤疤,终于在凋敝清寂的暮年“重见天日”。
1989年秋,郭嘉玲乘坐中国民航的专机飞抵北京机场,她决定回去看看久别的家园。可是,当她飞抵北京机场时,正值“六·四”风波,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口号震天。面对满目混乱场景,她的思乡之情顿时幻灭,双眼含泪,回身登上返回美国的飞机。
天不假年。6年之后,91岁的郭嘉玲在美国纽约去世,魂牵梦绕的家园随着她生命的终结成了永远的遗憾,思乡心结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