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版图拔节生长 见证龙城美丽嬗变
经过百年发展,柳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美丽的龙城柳州一同经历了百年蜕变,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回顾龙城百年来的变迁与成就,与读者一同见证龙城人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共同开启新的百年篇章。
核心提示
一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柳州城市版图在不同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下,纳故吐新,化蛹成蝶。它已由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旧小城,蜕变成一个规划区面积达3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32.3平方公里的时尚新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望从前 百年商埠历经风雨
今年90岁的梁裁老先生如今住在柳州市跃进路,只要天不下雨,他每天都会到北站路“三角地”的街心公园转转,找几个“小后生”(比他年纪小的老人)打牌。
梁老先生从小就生活在“三角地”附近,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三角地”是个小土岭,这一带原来是柳州的北郊,周边都是农田。八一路一带那时到处是菜地和冲沟,人们住的是竹瓦房和茅草房,他家算是经济条件好的,墙壁是泥冲墙。
那时的柳州,虽然已经当了数百年的“桂中商埠”,但其实也只是个小城镇。从如今的五星街往北走,只需几百米就能出城。河南一带也比较荒凉,到处都是破旧的茅草屋和臭水塘。人们通过浮桥和渡船往返柳江两岸。直到1926年柳石路建成通车,柳州才结束了没有公路的历史。
1930年前后,柳州为了撤县建市,曾大规模地拆除城墙,先后修建了驾鹤路、培新路等道路,并在一些商业繁荣的地方统一修建了骑楼。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柳州备受蹂躏,城区的房屋大部分被日军焚毁,城市破坏十分严重。
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州市容破败,满街棚房,当时城区面积只有3.4平方公里,市区只有小南路、培新路(今立新路)、谷埠街等十几条街道,而且还多是狭窄的土路和砂石路。全城仅有12家小工厂,城市建设百废待兴。
“一五”计划
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梁老先生还是个壮小伙,柳州在他眼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三角地”的小土岭变成了菜市场,八一路、北站路也陆续建了起来,三路交汇,从此这里才有了“三角地”这个名称。
根据国家“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要求,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柳州钢铁厂等纷纷入驻柳州,到1957年,全城已有工业企业45家,柳州已成为广西工业中心,奠定了其全国重点工业城市的地位。城市面积也迅速扩大,很快从一个十多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一个中等城市。
1956年,柳州开始编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布局上,以人民广场为市中心,将城市划分为柳北、城中、柳西、柳南四个分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柳州又先后两次编制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进入急速外部扩张阶段,柳州被定位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优势联接西南、中南、华东各省的铁路交通枢纽,人口约为33.8万人。
改革开放
全民一心铆足干劲
改革开放后,梁老先生明显感觉到柳州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他熟悉的北站路建起了菜市,“三角地”不再是市场,周边两三层的小矮楼,逐渐“长”成一座又一座的高楼。
到1980年版的总体规划制定时,柳州城市规模已经开始向中等城市迈进,市区人口达到43.4万人,建成区面积约43平方公里。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工业仓储及配套居住用地的共同扩张,还新建了一批主干道路和龙潭公园。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开始逐步进行桥梁建设,随着河东大桥、壶东大桥、壶西大桥、静兰公路桥的陆续通车,城市道路交通的初步框架基本构建起来。有了交通做基础,城市规模继续向大城市迈进,柳州工贸、图书馆建成,胜利小区、屏山小区、桂中花苑等一批小区建成,房地产业开始起步发展。
2004年,柳州市编制了第7版城市总体规划,围绕现有城区由内向外有序拓展、延伸、紧凑发展,优化中心城区布局,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该规划于2010年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并沿用至今。
龙城如今
山水如画古郡新城
如今的“三角地”已经成为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景观于一体的街心小公园,梁老先生每天都来走走,不时感叹道:“发展得太快,想多走走多看看新变化,这老胳膊老腿撵不上呀!”
百年来,柳州城市规划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无到有,城市开发建设由无序变得规范科学;城市版图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从解放时的3.4平方公里发展到2018年的232.3平方公里;城市空间格局从建国初期的以工业为主的分散式用地布局,变成现在“一主三新”(即主城区、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柳江新城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过去,柳州只有窄小坑洼且为数不多的石板路、泥石路,如今宽阔笔直的沥青路、水泥路,形成贯穿全城、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过去,柳州的跨江大桥仅有1942年建成的铁路专用桥,如今已有20多座大桥飞架柳江两岸。
新中国成立以来,柳州城市景观环境也发生了惊人变化,城市公园从过去的屈指可数,发展到现在拥有综合类和专类公园约60个,社区公园约92个,广场绿地面积14.3平方公里。特别是沿柳江打造的“百里柳江 百里画廊”,还形成了柳州市独有的特色城市品牌,同时规划建设的多条景观大道,为柳州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规试点
擘画柳州发展新蓝图
现如今,柳州定位为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西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级工业城市,在城市规划引领下,柳州市生态安全得到新巩固、山水风貌得到新体现、宜居品质得到新提升、工业创新得到新突破、名城底蕴得到新传承,被誉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城市。
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将编好、用好、管好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谋划和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高位推进。柳州市先后被列入全域空间规划试点、城市总体规划试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是全国唯一集“三规试点”于一身的城市。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地方实践需要,2019年,柳州市将规划试点统一结转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上来,印发《柳州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工作方案》,全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下一步,柳州市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接地气、走新路、守初心,为城市持续发展做有使命感的规划,为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做有温度的规划,为柳州擘画一幅更宏伟的发展新蓝图。
今报记者石红星 许如君/文 颜篁/图 策划:许如君